中新社桂林9月14日电 题:广西桂北傩面具:一块木雕刻出来的“神相”
作者 唐蔚晴 欧惠兰 李伟
“古代传说中的雷公是一个尖嘴猴脸形象的神话人物,于是我在制作傩面具时将雷公做出尖嘴鸟脸的形象,用乌褐色代表庄严作为雷公傩面具整体的铺色,金黄色代表吉祥去装饰官帽和鼻子,红色代表威严作为耳朵、眉毛。”桂北傩面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江峰近日在“桂林秀峰非遗传承体验站”向记者描述三面雷公傩面具。
广西桂林市曾是中国傩文化非常繁荣的地方,宋朝时期桂林制作的傩面具更是名震京城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在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提到:“政和中大傩,下桂府进面具,比进到,称‘一副’,初讶其少,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,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,乃大惊。至今桂府作此者,皆致富,天下及外夷皆不能及。”
桂北“三十六神”傩面具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36个人物,有盘古、令公李靖、鲁班、武婆、开路神君等人物,依据各司神职、地位、功力、性格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褒贬而传,按各神态归类,面色的主基调分别以红,白,金三层代表威武庄严,仁慈和蔼与凶相。面形上用獠牙代表自然界中的兽神,变异的脸部轮廓代表神话人物,夸张的五官变形分辨职业及人物特有的性情等,即所谓“老小妍陋,无一相似”。
9月6日,桂北傩面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江峰在雕刻傩面具。 欧惠兰 摄
唐江峰生长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绍水镇一个木匠家庭,祖辈以木匠手艺为主,家具和花鸟雕刻等民间手工艺作品都会做。他从小也跟着长辈接触到傩面具的制作技艺,长大后唐江峰一直在各地从事木雕行业工作,常年的沉淀也让他积累了一手精湛的木雕手艺,2011年他选择回到家乡广西桂林市创业。
“我希望具有桂北地区传统民间文化的傩面具能被整理出来。”唐江峰感慨道。2014中国(广州)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三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,唐江峰带着自己的木雕作品参展,而博览会上展出的京剧脸谱给唐江峰很大的启发,“因为我懂面具,因此想到我们桂林也有傩面具。”于是唐江峰便开始动手整理制作桂北傩面具。
2015年起,唐江峰花费3年多时间多次往返家乡全州县,向民间老艺人、“师公们”请教,运气好时还能看到他们用过的傩面具。经过大量拍照、查找资料等,唐江峰才将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36个人物的桂北傩面具雕刻完工,并将这些傩面具取名为桂北“三十六神”傩面具。
2018年3月24日,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的第53届“全国工艺品交易会”上展出的桂北“三十六神”傩面具。受访者供图
通过不断摸索创作,唐江峰等人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《桂北傩面具之雷公》获得2016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“八桂天工奖”铜奖,整套桂北傩面具也先后到南宁、西安等地进行展览。
由于传统的傩面具只用于传统节日、祭祀活动、表演等场景,导致傩面具市场需求量小,制作传统的桂北“三十六神”傩面具只是唐江峰的副业。在闲暇时间,唐江峰还制作一些客户定制的“特殊面具”。唐江峰回忆道,曾经有一位海口的客户向他定制30个左右的中国傩面具和具有非洲文化的传统民族傩面具。还有一位北京客户在韩国旅游时,看到一副产地是中国桂林的三层傩面具后,拍照回来让他进行复刻。
“傩面具属于‘冷门’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”唐江峰感叹,“让现在年轻人再把这个面具戴来玩不太现实,也不常用。”今后他想将傩面具做成钥匙扣之类的小件纪念品,这样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人物去购买携带。(完)
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要求“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”,强调“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恪尽职守、担当作为,迎难而上、敢于斗争,严肃整治拈轻怕重、躺平甩锅、敷衍塞责、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,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”。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工作状态。精神积极昂扬,工作就充满激情、主动性强,工作成效就会高。反之,如果精神消极颓废,人就没有干劲,工作效果就会打折扣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要求党员、干部积极肯干、勇于探索,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谋划和开展工作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担当作为,为党和人民履好职、尽好责。
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,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,以百折不挠、锐意进取的精气神,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。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,面临新的战略机遇、战略任务、战略阶段、战略要求、战略环境,需要应对的国内外风险和挑战、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。这就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,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。通过这次主题教育,广大党员、干部要学思想、见行动,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、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,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、见之于成效,一步步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。
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需要思想激励。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,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。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。理论上清醒,政治上才能坚定,行动上才能自觉。坚定的理想信念,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。党员、干部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,就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。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,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。
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需要制度保障。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、全局性、稳定性、长期性。以制度机制激发活力,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、激励和约束并重,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,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制度环境。突出加强对党员、干部履职尽责、担当作为情况的监督,强化对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追责,严肃整治拈轻怕重、躺平甩锅、敷衍塞责、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,推动党员、干部担责履责。完善正向激励机制,让广大党员、干部放开手脚,担当作为、干事创业。突出崇尚实干、带动担当、加油鼓劲的激励导向,大力选拔任用那些愿干事、真干事、干成事的干部。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,根据形势任务变化,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和考核方式,强化考用结合,切实解决干与不干、干多干少、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。结合实际细化容错纠错机制,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、踏实做事、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。
新征程任重而道远,新使命光荣而艰巨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,仍然要靠拼、要靠干。”党员、干部要认清挑战、抓住机遇,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以胸怀大局的志气、敢于负责的勇气、本领高强的底气,在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。(田振洪)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9月14日 09 版) 【编辑:梁异】